淄博工业经济底色绿意浓

发布日期:2025-11-0510:43:17 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
    12家省级绿色工厂、2家省级绿色园区、3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……在近日公布的2025年度山东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,淄博以一份亮眼成绩单,展现了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的坚实步伐。

    对今天的淄博工业而言,“绿色”是一道关乎未来的必答题,更是这座城市工业体系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。

    在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恒利纺织)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,一匹匹高端功能性面料正从全自动生产线缓缓输出。这家被誉为“中国精品功能性面料生产基地”的企业,此次成功跻身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行列。

    “我们选用再生纱线和色纱等环保纱线作为原料,虽然成本更高、利润小,但是节能环保,使用色纱可免去染色工序,大大降低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,目前,公司环保纱线使用量占原料总量的70%以上,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。”恒利纺织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    恒利纺织的绿色转型不止于此。公司引进先进的高效节能设备,采用气流染色等领先技术,从生产源头减少能源的消耗应用,使单位产品能耗降至2.088吨标煤/万米,达到行业领先水平。同时,投入3000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,建成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系统,实现了从设计、生产到销售、维护的全流程智能化,产能从9000万米提升至1.5亿米。

    如果说恒利纺织展现了生产过程的绿色变革,那么荏原机械淄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荏原机械)则通过核心技术突破,将绿色基因注入工业生产的“动力心脏”——泵装备系统之中。

    坐落于淄博市高新区的荏原机械此次同时获评省级绿色工厂、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,该公司专注于高压泵、大型加压循环泵等产品的设计、制造与服务,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、水利、冶金钢铁等关键工业领域。

    技术创新必须落地于实际应用,才能真正释放绿色效能。如今,荏原机械的绿色节能设备正在多个国家重点项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

    在荏原机械的铜陵有色铜基新材料项目现场,7台套UCW型卧式端吸单级泵正平稳运转,为余热回收系统提供着不竭动力。这些“绿色心脏”不仅效率出众,更让余热变废为宝,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。

    此外,在荏原机械合作的鄂城钢铁煤气发电项目中,公司供货的3台套DCS型多级泵与3台套UCW型单级泵,配套高效煤气发电系统,推动企业将富余煤气转化为电能,投运后鄂城钢铁自发电率达100%,彻底实现用电自给自足,年减少碳排放与能源消耗成效显著。

    从点到线,从线到面,淄博的绿色转型正在园区层面实现系统化推进。作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的代表,临淄经济开发区以智能制造、医药健康、新材料三大产业为引领,依托智能机器人、大数据等六大专业园区协同发力,上演着一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。

    在这里,绿色发展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园区通过系统推进节能减排、余热回收利用、清洁能源替代等工程,让40余台中小锅炉陆续“退役”。在项目准入上,园区设立了一道道“绿色门槛”: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,严控投资产出效益,推动土地集约利用,确保每一个入园项目都经得起生态考验。

    “我们统一规划实施园区供排水、电力、蒸汽、燃气等管网建设,依托企业厂房资源布局光伏发电,探索构建源网荷储虚拟电厂,绿色发展体系日趋完善。”临淄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    绿色转型非一日之功,淄博的实践恰是久久为功的生动写照。

    截至2025年9月,我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1家、绿色工业园区4家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;省级绿色工厂54家、绿色工业园区7家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;市级绿色工厂187家、绿色工业园区8家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6家。各类绿色制造单位数量均列全省前列,已培育形成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三级联动的绿色制造梯队。

    绿色,已成为淄博制造最动人的底色;创新,正让这座老工业城市焕发全新活力。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